科研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信息 >> 正文

旅研风采|【旅游学院教师科研论文成果推介】

发布日期:2024-09-20    作者:     来源:     点击:

杨丽“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旅游信息流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论文推介: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旅游信息流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专家照片

个人简介:杨丽,女,中共党员,博士,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治区星级农家乐评审专家,自治区旅游协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教育和科学研究。讲授多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承担并圆满完成多项实践性教学任务;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合作研究项目。

研究领域:旅游营销,旅游地理,乡村旅游,旅游教育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响应。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旅游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成为中国各省份交流合作的纽带。21 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旅游信息线上宣传,对旅游者产生较强引导作用,旅游者也习惯借助互联网搜索目的地信息并做出旅游决策。从旅游信息流集聚与扩散角度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旅游信息流的时空变化,对旅游信息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为探索各地旅游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为研究区域,采集百度指数搜索指数,构建旅游信息流矩阵,通过场强模型探究旅游信息流场强的辐射效应,分析旅游信息流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合推拉理论、QAP 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旅游信息流驱动因素进行剖析,以期为加快旅游经济恢复、推进旅游信息流联动发展提供思路。


研究发现:

    从集聚场强看,“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旅游信息流空间场强呈现明显的东西空间分异格局;从扩散场强看,云南、西藏为中心地区,两地向外辐射,形成由西南向东北梯次下降的空间分布格局;从总场强看,形成多核心、多层级分布格局,新疆、云南、黑龙江、广东扮演着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旅游信息流总场强引领性角色。旅游信息流驱动因素(部分)相关分析与探测分析如下图:


主要创新点:

    1.理论创新:从旅游信息流集聚与扩散的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的出游需求及目的地吸引力。以“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为研究区域,构建旅游信息流矩阵,结合场强模型、结合推拉理论、QAP 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旅游信息流驱动因素进行剖析,丰富了旅游信息流的相关研究。

    2.实践创新:通过研究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省份旅游信息流的时空变化,探究了旅游信息流的影响因素,为各省份充分发挥区域旅游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