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2025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研究方法教师培训班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7-2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向从事旅游研究的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介绍旅游研究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先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加强高校青年旅游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25718—23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新疆大学联合主办,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研究方法教师培训班在新疆大学红湖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35所院校的7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班围绕案例研究、旅游大数据分析、国家基金选题、旅游学术论文写作、理论与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等相关内容共设计了8个专题课程、1场期刊交流、1次现场教学。旨在通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帮助广大师生提高旅游研究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术素养和科学研究水平。

第一讲由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张圆刚教授为学员带来了“跨层次分析(HLM)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专题讲座,内容聚焦于在数据呈现多层嵌套的复杂结构背景下,HLM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各层次变量的独立性和相关性,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剖析影响旅游现象的多种因素,精准揭示不同层次间的关系,有效避免了因数据嵌套而产生的偏差,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见解。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白凯教授讲授了“生活日常与国家基金选题”,结合“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的自我民族志分析,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分析日常生活与国家基金选题之间的转换思路。建议整合多学科视角,在区域与功能维度深入关注文化的旅游解构、建构及重构等研究议题,为国家基金选题提供参照。

山东大学商学院韩国圣教授讲授了“旅游大数据分析:理论、方法与软件实操”,详细介绍旅游大数据挖掘的流程、解决的问题、可供选择的模型以及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等必备知识,并且以SPSS Modeler、WEKA为教学实操软件详细介绍数据描述与可视化、预测、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奇异值侦测等问题的经典数据分析方法的实现过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彬教授讲授了“案例研究设计与关键步骤”,详细介绍了案例研究方法的特点、应用价值,重点强调了单案例、双案例与多案例等方法的研究设计模式,并通过典型论文成果进行讲解,围绕案例研究中的数据搜集、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等关键步骤和实际操作进行重点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唐承财教授讲授了“旅游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写作”,首先介绍了旅游学术论文的选题及高被引文章的特点,其次归纳了论文稿件的撰写与修改、期刊选择的注意事项以及审稿结论的辨析,最后通过案例文章详细解读了高水平文章每一部分的特征与撰写思路,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有益参考。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教授讲授了“理论与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课程以“旅游拉动经济增长”假说的实证研究为教学案例,深入分析了其理论基础,包括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等,指出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局限性、旅游变量与经济增长理论的不兼容性等,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结合经济理论、明确传导机制、采用多元方法并尝试运用大数据。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讲授了“定性研究方法与旅游研究的问题意识”,授课过程以学术问题意识为主线,首先辨析了研究与研究方法的概念、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及两种进路,强调深入案例地调研在规划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社区居民如何与游客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及旅游的文化遗产化等内容,最后阐释了访谈法、观察法、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在旅游情境的创新应用。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李辉教授讲授了“旅游预测研究方法与应用”,课程涉及预测概念、机器学习视角的预测、常用预测模型、预测建模构建路径等;强调了情境预测理论着重从任务情境预测和事件情境预测两个层面开展讨论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应用中具体考虑了旅游企业情境建模预测、趋势中断与旅游企业恢复预测、事件变量与旅游企业发展预测、情境变量与旅游企业发展预测等不同的旅游预测场景。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升旅游研究方法教师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本次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们前往乌鲁木齐南山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本次现场教学环节由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洋副教授、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普拉提·莫合塔尔带队开展。


7月27日上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新疆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谢霞教授等出席了结业仪式,并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最后,喀什大学孟文丛、河西学院林立军老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表达了对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提供这次培训机会的真挚谢意,以及对承办单位新疆大学旅游学院精心组织安排的认可。同时,表示本次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研究方法教师培训班不仅是知识的补给站,满载而归的知识修行,更是职业成长的新起点,是研究视野的多维拓展,通过与各位同行的深入探讨与交流进一步丰富了旅游研究方法知识,为提升旅游研究能力水平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